王金南院士:建议实施升级版“十四五”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

来源:环境保护 2020-05-28 11:48 浏览量:6195

“十三五”期间,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、工作推进成效最好、得到老百姓乃至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的五年。在各级党委政府、各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克服新冠疫情造成的巨大困难,污染防治攻坚战预计能够取得圆满胜利,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的阶段性目标预期能够顺利完成。但是,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,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还不稳固,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、运输结构还没有根本性改变,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和达到上限、生态环境风险累积高发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,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仍是“短板”和“弱项”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。与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目标相比,与世界生态环境先进水平相比,与我们自身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要求相比,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是美丽中国起航奠基的五年,美丽中国建设任重道远,生态环境保护不能有丝毫松懈,要长期坚持底线思维、保持战略定力,坚持方向不变、力度不减,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大气、水、土壤、农村、海洋等重点领域,继续实施升级版的“十四五”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,做到攻坚目标、减排路径、治污方式、政策手段、科技支撑、治理体系“六个”升级,全面推动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为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奠定基础。

升级攻坚目标,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

“十二五”和“十三五”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基本上是一个历史依赖型的目标,也就是根据当期环境质量现状水平来确定的基本可达目标。党的十九大确定了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,生态环境要求根本好转。因此,升级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,首先要在目标上升级,要着眼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目标,推进“十四五”期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“十五五”生态环境全面改善。要围绕2035年的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美丽中国目标,来升级设计“十四五”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气、水和土壤等环境质量改善目标,持续建设美好家园。对于一些不适合我国国情、乃至发达国家都很难解决的环境质量指标和标准,要加快修订和调整。

升级减排路径,继续强化布局结构调整

这些年取得的环境质量改善效果,以加强环境执法、提升治污水平、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治“散乱污”企业等“治标”的措施为主,产业结构、空间布局、资源能源利用水平等“治本”措施还需长期推进,要大力升级推进绿色发展机制建设,将“治标”取得的成效,通过“治本”进行稳固,并进一步提升。升级版的污染减排途径要以绿色发展为主线,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。要加快推进实施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“三线一单”。要优化能源结构,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,继续实施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北方等地区散煤替代,扩大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实施范围。要在行业内部持续推进清洁生产、循环经济、资源化利用,大力培育绿色行业。

升级治污方式,创新建立“三个治污”模式

“十四五”期间,升级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创新建立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“三个治污”模式,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质量和效能。要用科学的思维、科学技术手段,遵循科学规律,解决我国面临的复杂环境问题,坚持“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”,系统推进生态扩容与污染防治。对全国各地区、各行业、各领域的环境问题,分区施策、分类施治,突出精准治污,突出时间精准、空间精准、行业精准,提高治污效益。坚持以法律为准绳,坚持依法治国,依法治污,法律规定的,不折不扣的严格执行,充分保护相关方的法律赋予的环境权益,强化执法监督,落实相关主体的环境责任。

升级政策手段,强化市场经济激励机制

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一直以指令性管控手段,也就是法规标准和行政干预为主,习惯于“运动式”执法监管方式。“十二五”和“十三五”的实践证明,一项好的经济政策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基础性的和根本性的,如电厂脱硫脱硝超低排放电价补贴、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政策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,应该革新和升级政策手段,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激励手段来促进污染防治。建议“十四五”污染防治攻坚战,要重点研究制定影响深度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经济政策,如环境保护税中纳入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、总磷排放征税,建立覆盖污泥处理的全成本污水处理收费机制,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税收优惠和折旧鼓励,促进污染场地修复与产业发展融合EOD模式,支持生态环境产品价值转化实现,把财政“211节能环保科目”调整为“211生态环境科目”,建立和扩大国家和区域绿色发展基金,引导银行业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等政策。

升级科技支撑,提高污染防治效果效率

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央和地方都显著增加了污染防治攻坚战,特别是蓝天保卫战、碧水保卫战、净土保卫战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的科技投入,科技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彰显,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尝到了“一市一策”“一河一策”“一企一策”科技支撑的甜头。同时,科技支撑也是“三个治污”的基础支撑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建议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科技投入,联合国家和地方以及企业科技力量,重点集成现有成熟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方法,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行业企业治污技术模式,提高污染防治的效果和效率。

升级治理体系,建立多元共同治理体系。

目前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主要由党委政府以及企业组成,对公众参与一直保持相对比较谨慎的态度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要改进和升级污染防治攻坚战作战方式,健全多方参与共治的行动体系。将现由党委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模式转化成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人大监督、企业治污、司法保障、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。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、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的基础上,进一步以深化企业主体责任,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,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,加强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。更好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,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,加强舆论监督,发挥各类社会团体、环保志愿者作用。生态环境保护靠大家,社会每个群体、每个成员都要主动践行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,积极开展垃圾分类、绿色消费、绿色出行等活动,担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、贡献者,而不是局外人、批评家。

排行

一月 一周
     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